关于本会 联系方式 English  


首页 | 关于本会 | 学术园地 | 教学科研 | 科学普及 | 病害信息 | 出版刊物 | 会员专栏 | 人才信息

研究论文

 

不同茬口条件下的作物根渗出物对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卵孵化影响

许艳丽1,2,陈伊里2*司兆胜1,李兆林1,李春杰1温广月1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150040 2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

 

摘要:取北方5种作物轮作茬口和休闲土壤种植大豆、玉米、小麦、亚麻和甜菜,出苗后22 d制备作物的根渗出物,观察其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影响。试验表明,麦豆麦迎茬的甜菜根渗出物在后期大豆胞囊线虫(SCN)的卵孵化率最高,豆麦米轮作茬的大豆根渗出物9 dSCN的卵孵化率明显高于其它作物,米豆米茬口的玉米根渗出物SCN的卵孵化率较高,豆麦豆迎茬甜菜根渗出物SCN的卵孵化率明显高于所有供试作物,12年大豆连作甜菜从一开始孵化率就高于对照和其它4种作物,休闲区的5种作物根渗出物也有对SCN孵化的刺激作用。

关键词:作物;轮作;连作;根渗出物;大豆胞囊线虫;孵化

 

 

植物内生蜡样芽孢杆菌M22 Mn-SOD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尚玉磊1,陈惠芳2,王黎明2,王勇军2,王琦2,张炳欣1梅汝鸿2

(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杭州310029;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

 

摘要:通过PCR和反向PCR,从蜡样芽孢杆菌M22中扩增到2条长度为1 322 bp1 395 bp的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540749AY468485),分别含657 bp627 bp的开放阅读框,各自编码218个和208个氨基酸残基的功能蛋白。2个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46%,均不含信号肽。与其它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序列同源性高,保守氨基酸残基类型及位置与其它Mn-SOD相同,可确定2个基因均为蜡样芽孢杆菌Mn-SOD基因。分别将2个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插入载体pET-22b(+)构建表达质粒pET-sod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显示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 kD27 kD。转入pET-sodASOD缺陷型大肠杆菌QC779转化子恢复在10 μmol/L paraquatLB平板上生长的能力。活性电泳显示,M22Mn-SODQC779中成功表达。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 测序; 原核表达

 

 

马尾松萎蔫病树一种线虫分离物的鉴定

杨佩文1,2,王峰1,王扬1,冯士明3,徐正会4,喻盛甫1*

1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01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明 650205

3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昆明 650051 4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院,昆明 650224

 

摘要:2002年从贵阳市南明区采集到濒临死亡的马尾松标样,用改进的浅盘分离法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萎蔫死亡松树分离出的线虫形态特征与Mamiya报道的拟松材线虫形态特征相符。用伞滑线虫ITS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通用引物VRF1 (5 CGTAACAAGGTAGCTGTAG 3)VRF2 5 TCCTCCGCTAAATGATATG 3′)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此ITS序列与南京松材线虫的同源性为77.6%,与基因库已报道拟松材线虫序列U93554的同源性为93.5%,而与云南拟松材线虫江川种群、峨山种群和西畴种群的同源性为97.9%。通过以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将贵阳市南明区采集到的马尾松萎蔫病树线虫分离物鉴定为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

关键词:马尾松; 萎蔫病; 拟松材线虫; 形态鉴定;

 

 

玉米不同品种()抗感粗缩病(RBSDV)与3种防御酶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梁琼1侯明生2*

1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 430074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

 

摘要:本实验是在完成湖北省玉米粗缩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基础上,根据60多份玉米材料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结果,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不同抗感病性品种,从生理生化角度研究了玉米品种抗感粗缩病与寄主防御酶PODESTPPO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感性玉米品种POD同工酶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既存在可能与寄主抗性相关的同工酶组成性表达,又具有受病毒侵染后的诱导性表达;EST同工酶种类的表达与品种的抗感病性没有相关性,只是在表达活性上有一定的差异;PPO同工酶受病毒侵染后诱导表达的差异与品种生育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玉米不同生育期其PODESTPPO同工酶存在一定的变化。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防御酶;同工酶

 

 

拮抗细菌诱导番茄植株抗灰霉病机理研究

童蕴慧1,郭桂萍2徐敬友1纪兆林1陈夕军1

1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江苏扬州 225009 2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南通 226005

 

摘要:拮抗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W3菌株悬浮液及其滤液可以诱导番茄叶片对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的系统抗性。W3及其滤液诱导处理后,植株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增强。诱导后1 dPAL活性最大,是对照的3.83.9倍,6 d后仍为对照的2.5倍;PODPPO诱导后3 d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4.7%54.1%78.5%78.7%6 d后仍比对照高; SOD活性诱导后2 d达高峰,6 d后稍高于对照。活性氧(O2-)产生速率诱导后1 d最大,比对照增加85.6%88.6%,以后急剧下降,6 d后接近对照。此外,W3诱导后1 d2 d,处理叶和上一叶位叶片水杨酸含量明显上升,分别是对照的2.6倍和1.6倍,这表明该拮抗细菌诱导的系统抗性可能与水杨酸导有关。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诱导抗性;PALPODPPOSOD;活性氧;水杨酸;灰霉病

 

 

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鉴定的生化指标研究

吕秀兰1,苟琳2,龚荣高1张光伦1

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雅安 625014  2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理学院, 雅安  625014

 

摘要:通过盆栽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从22个供试葡萄品种中鉴定筛选到1个高抗霜霉病的品种超藤8个中抗品种饭刚黑、信浓乐、雷无核、黑蜜、优选皮奥、高妻、京秀、峰后。相关性分析表明,22个供试葡萄品种接种前和接种后2 dPPOPAL活性和CAT比活性与霜霉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霜霉病病情指数相关不显著。PPOPAL活性和CAT比活性与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可利用这3种酶的活性作为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鉴定的辅助评价指标。

关键词:葡萄品种; 霜霉病; 抗性; 生化指标

 

 

大豆除草剂对2种丛枝菌根的影响

董昌金12,赵斌1*

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2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黄石 435002

 

摘要:在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mosseae的大豆植株盆栽钵中,按大田常规用量,施用乙草胺、丁草胺、灵达、马和精5种除草剂,显著减少了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和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降低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侵染率、菌丝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活性。处理6周后,显著降低大豆植株生物量的除草剂为乙草胺和丁草胺,植株生物量前者为12.614.5 g,后者为12.715.5 g,影响较小的为精(植株生物量各为20.823.5 g),而对照的生物量为29.530.8 g;显著减少AM真菌侵染率的除草剂为丁草胺(AM真菌侵染率为17.4%24.1%),影响较小的为乙草胺和灵达(前者为29.3%30.7%,后者为26.3%32.2%),而对照侵染率为78.5%62.4%;显著降低AM真菌菌丝ALPSDH酶活性的除草剂为丁草胺(ALP10.2%13.6%SDH13.5%18.8%),影响较小的为乙草胺和灵达(前者ALP15.7%17.4%,后者为13.9%17.8%SDH前者为22.4%23.5%,后者为19.8%25.0%),而对照的ALP47.0%36.3%SDH62.7%48.4%;此外,除草剂也使土壤中AM真菌菌丝的总量显著减少。

关键词:除草剂;AM真菌;侵染率;SDHALP

 

 

聚糖诱导黄瓜对白粉病抗病反应的超微结构研究

马青1孙辉1,杜昱光2,赵小明2 商鸿生1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中科6号(2%氨基寡糖素)处理黄瓜植株叶片,5 d后接种白粉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Poll.,可诱导黄瓜Cucumis sativus L.产生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寄主细胞对病原菌的侵入产生了防卫反应结构和物质以及过敏性坏死反应。表现为寄主细胞壁加厚,染色加深,寄主细胞壁下产生多层次结构的乳突,在寄主细胞壁与质膜之间有黑色物质沉积;吸器外质膜皱褶,染色加深,吸器外基质中出现染色加深的颗粒状电子沉积物;寄主细胞质紊乱,细胞器解体,整个寄主细胞解体、坏死。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菌;聚糖;诱导抗病性;超微结构

 

 

咯菌对西瓜幼苗生长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吴学宏,李飞武,张文华,刘鹏飞,郑乐,刘西莉*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094

 

摘要:测定了有效成分为咯菌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西瓜种子后对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其植株体内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包衣对种子发芽率以及幼苗的子叶宽度、侧根数和百株鲜重无显著影响;幼苗子叶长度和株高分别增加了4.8%和7.5%,植株体内丙二醛的积累量下降了7.7%,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2.2%;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62.9%、46.5%、35.6%和44.1%,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咯菌处理西瓜种子后发芽安全,并能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

关键词:咯菌;西瓜;生长发育;抗病性相关酶

 

 

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快速接种技术及其在病原菌致病力和寄主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

马平1H.C. HUANG2,李社增1,唐文华3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 071000 2 Lethbridge Research Centre,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Lethbridge,Alberta,Canada T1J 4B1 3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北京 100094

 

摘要:棉花品种抗黄萎病鉴定一般在田间病圃中进行,其结果受病中病原菌分布均匀程度、气象等因素影响极大,往往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为了使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我们在温室条件下比较了3种苗期接种棉花黄萎病的方法,即切根孢子法(接种浓度为106分生孢子/mL);培养物土壤接种法(0.5%1%2% w/w);微菌核土壤接种法(103个微菌核/g土)。结果表明,切根孢子法导致棉苗发病均匀、严重、迅速,播种3545 d后即可得到均匀一致的发病结果。而其它2种接种方法在播种75 d后才得到相对稳定的发病结果。同时,研究还表明接种浓度为104分生孢子/mL所导致的黄萎病显著比105106的轻。利用切根孢子法在室内鉴定12个棉花品种或品系的抗黄萎病能力,证明该方法是抗黄萎病快速鉴定的有效方法。此外,该鉴定方法还可快速鉴定黄萎病不同菌株的致病性,并可应用于作物对其它土传病害的抗病性鉴定上。

关键词:棉花;大丽轮枝菌;黄萎病;接种技术;切根孢子法

 

 

小麦对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及典型品种的遗传分析

刘伟华1,3#何震天2#,耿波1侯明生4,张敏5

聂桓1,韩月澎2,韩成贵1,王锦荣2,于嘉林1*,陈秀兰2

1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 225207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81 4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 430070 5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雅安 625014

 

摘要:本研究针对来自江苏、河南、四川、湖北、日本和美国的37个小麦品种,在进行小麦抗黄花叶病的抗病性鉴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RT-PCRELISA),证实小麦品种扬9311对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表现免疫。将该品种与表现高感的小麦品种进行杂交和回交,通过对其后代抗感分离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小麦品种扬9311对黄花叶病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为寻找小麦抗黄花叶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材料。同时,本文对小麦抗黄花叶病表现的影响因素及宁麦9号的抗病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小麦;黄花叶病;WYMV;抗性;遗传

 

 

一个新的与稻瘟病无毒基因AVR-Pikm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

张国珍#,刘俊峰#,马秋娟**,彭友良*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北京 100094

 

摘要:无毒基因是病原物中决定寄主抗病性表达的功能基因,其功能的丧失导致毒性小种的产生。本研究利用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技术,从稻瘟病菌株S1522中新筛选到1个与无毒基因AVR-Pikm紧密连锁的DNA标记OPE121400。根据OPE121400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含有17个核苷酸的特异性SCAR引物,并利用该引物对无毒表型亲本S1522和毒性表型亲本S159及其有性杂交后代的108个菌株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所有无毒表型的菌株均能特异性扩增出1条与OPE121400大小相近的DNA片段,而毒性表型的菌株除2个重组体外,均不能扩增出此片段。根据计算,这一SCAR标记与目标无毒基因AVR-Pikm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89 cM,与本研究小组先前报道的另一个标记OPO121000位于目标基因的同一侧,但与OPO121000相比,距目标基因近了2.86 cM。本标记的获得将有助于确定AVR-Pikm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助于确定用于进一步筛选位于相反一侧的连锁标记的重叠群区域。

关键词:稻瘟病菌;无毒基因;RAPD标记;SCAR标记

 

 

 

研究简报

 

几丁质酶与大豆抗胞囊线虫关系初步研究

吴海燕1,段玉玺2

1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泰安 271018 2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沈阳 110161

 

 

稻曲病菌抗血清的制备及其应用初探

君成12,陈志谊1*,张炳欣3,刘永锋1陆凡1

(1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 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3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杭州 310029)

 

 

青枯病菌引起的新病害——罗汉果青枯病

黎起秦1 2,林纬1,冯家勋1段承杰1叶云峰1谢义灵1罗宽2

1 广西大学,南宁  530005 2  湖南农业大学,长沙  410128

 

学会简介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历届植病学会理事会联系方式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版权所有 webmaster@cspp.org.cn
京ICP备05037157号
© 2002-2019 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