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会 联系方式 English  


首页 | 关于本会 | 学术园地 | 教学科研 | 科学普及 | 病害信息 | 出版刊物 | 会员专栏 | 人才信息

ERF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
黄泽军,黄荣峰*,黄大 日方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要:植物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是植物防卫反应中的重要环节,而转录因子在转录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论述了ER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特性,并结合我们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它们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植物防卫反应; 转录调控; GCC盒; ERF转录因子


草酸对重寄生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韦善君,李国庆*,姜道宏,王道本
(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植保系, 武汉 430070)

摘要:本文研究了草酸对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对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在酸碱性非缓冲基质(水琼脂)和酸碱性缓冲基质中,抑制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50和700 μg/mL。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当草酸浓度为100~2 000 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浓度为300~500 μg/mL的草酸对盾壳霉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以草酸为唯一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在酸碱性非缓冲的条件下,当草酸浓度为100~2 000 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草酸浓度为500 μg/m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当草酸浓度为2 500 μg/mL时,盾壳霉菌丝则停止生长。在酸碱性缓冲的合成基质中,草酸浓度为100~4 000 μg/mL时,盾壳霉菌丝能够生长,且草酸浓度为1 500~2 500 μg/mL时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含草酸钙的混浊培养基 (以草酸为唯一碳源)上,盾壳霉菌落区域形成了透明圈。上述结果说明盾壳霉能忍耐一定浓度的草酸而进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且这种真菌可能对草酸分子具有分解作用。

关键词:盾壳霉; 核盘菌; 草酸; 毒害作用


南方、爪哇和花生根结线虫的快速灵敏的PCR鉴定方法(英文)
孟庆鹏,龙海,徐建华*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210095)

摘要:为了研制南方、爪哇和花生根结线虫快速灵敏的检测和鉴定方法,分别分离了4个南方根结线虫和3个爪哇根结线虫特异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片段。在这些RAPD标记DNA序列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对SCAR PCR引物,并用源于国内外的南方、爪哇、花生、北方和象耳豆根结线虫群体验证其扩增特异性和灵敏度。最终确定了3对高效扩增的SCAR引物,它们组合使用可以可靠灵敏地鉴定南方、爪哇和花生根结线虫。3对引物的扩增灵敏度达1/3条的二龄幼虫、雄虫或雌虫,这表明本研究研制的PCR鉴定法可用于生产实践中土样和根样中3种根结线虫快速灵敏的鉴定。

关键词:根结线虫; 鉴定; RAPD; SCAR


粉红粘帚霉67-1菌株寄生核盘菌研究
张拥华,高会兰,马桂珍,李世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要:用诱捕法从海南乐东县菜园土壤中获得一株对核盘菌菌核具有强寄生能力的粉红粘帚霉(Gliocladium roseum)菌株67-1,寄生频率为100%。该菌的PDA平板回接核盘菌菌核,
一周后寄生率可达100%。对峙培养发现其对核盘菌有明显的抑菌带。保湿条件下,该菌孢子在24 h内成功侵入核盘菌菌核。切片显微观察证明该菌能高效侵染菌核,造成组织溃解。寄生过程中菌核内蛋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这一菌株在22-35℃均能很好生长,菌丝及产孢最适温度为24℃,产孢量大。认为这一菌株具有良好的菌核病生防应用潜力。

关键词:粉红粘帚霉; 核盘菌; 寄生


烟草花叶病毒丁香分离物的分离与鉴定
黄金光1,邓丛良1,范在丰1,田国忠2,李怀方1*
(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100094; 2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北京 100091)

摘要:从表现花叶症状的丁香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其在电镜下为约300 nm×18 nm的杆状粒子;电泳分析表明感病组织中dsRNA大约为6.4 kbp,而其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17.6 kDa。以上实验结果初步将该病毒分离物鉴定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根据该属病毒复制酶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扩增出约1 000 bp 的预期特异片段(GenBank AY566703)。将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与从蚕豆中分离的TMV-B株系序列(GenBank AJ011933.1)同源性为99.90%。根据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的RNA 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约800 bp 的预期特异片
段(GenBank AY566702),序列分析表明,与TMV-B株系序列(GenBank AJ011933.1)同源
性达99%,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为TMV。由于该分离物与TMV-B在指示植物上
的症状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作者把该分离物暂命名为TMV-S。

关键词:丁香; 烟草花叶病毒; 鉴定; 序列分析

HMC毒素对雄性不育玉米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王立安1,郝丽梅1,马春红2*,陈霞2
(1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石家庄 050016;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石家庄 050051)

摘要:用HMC毒素处理C型不育系玉米和同核保持系(N)玉米的线粒体,透射电镜观察发现:HMC毒素可使C细胞质玉米线粒体内膜受到严重破坏,嵴消失,线粒体变为由外膜围成的空泡状;N细胞质大多数线粒体没有受到损伤,有的只受到轻微的破坏,但内膜仍可见。用氧电极测定线粒体的呼吸控制值(RCR)和氧化磷酸化效率(P/O),结果表明: HMC毒素的加入可使C细胞质玉米叶片的线粒体的RCR下降等于或大于20%,加毒素后再加ADP,耗氧曲线不能进入状态Ⅲ呼吸,线粒体的呼吸保持在Ⅳ态,表明毒素处理后 ADP几乎没有被消耗,出现类似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现象,P/O由于ADP没有被消耗而趋于零;N细胞质玉米叶片的线粒体的RCR下降等于或小于5%,P/O变化很小。可见,HMC毒素对C型不育玉米线粒体的内膜结构和氧化磷酸化功能均表现专化毒害作用。

关键词:HMC毒素; 线粒体; 内膜; 呼吸控制值(RCR); 磷氧比(P/O)


化学合成寡糖诱导烟草抗黑胫病的初步研究
朱振元1,3,张勇民2,徐同1*
(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保系, 杭州 310029; 2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épartement de Chimie,Associé au CNRS, 24, Rue Lhomond, 75231 Paris Cedex 05, France; 3贵州大学生物技术与环境资源学院生物系, 贵阳 550025)

摘要:抑菌测定和盆栽试验表明:化学合成的Lewisx和Lewisa寡糖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Lewisx五糖和七糖处理烟草,可使烟草植株产生对黑胫病菌(Phytopht
hora nicotianae)的抗性,在处理浓度0~10 μg/mL内,随着浓度增高诱导效果增强,当浓度达10 μg/mL时,诱导防病效果达90%以上。Lewisx七糖处理,可导致烟草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裂解酶 (PAL)等防卫酶活性不同程度地提高,PPO、POD及PAL分别在处理后第4 d、第6 d和第8 d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分别增加了70.7%、150.0%和142.8%。

关键词:寡糖; 烟草黑胫病; 诱导抗病性; 防卫酶

稻瘟菌激发子CSB I专化性及相关性质研究
李云锋,王振中*,贾显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州 510642)

摘要:以一套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为材料,接种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细胞壁来源的糖蛋白激发子CSB I,其诱导植保素的积累在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远高于亲和性互作水稻;研究同时表明,CSB I可专化性诱导完全非亲和性互作和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的过敏性坏死反应;表明该激发子具有小种-品种专化性。经热、胰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CSB I的活性位点为糖基部分。经pH稳定性检测,CSB I在酸性及相对弱碱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在强碱性条件下,激发子活性下降较多,甚至完全丧失。对CSB I诱导活性的有效浓度测定表明,激发子诱导水稻叶片酶活性升高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0.70 nmol/L。

关键词:稻瘟菌; 水稻; 激发子; 专化性; 活性位点


利用SSR指纹图谱分析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
密士军1,2,邱丽娟1*,常汝镇1,郝再彬2,关荣霞1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
实验室, 北京 100081;2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哈尔滨 150030)

摘要:利用61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对筛选出的113份高抗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13个抗源产生了38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引物可以扩增6.34个等位变异。采用Nei-Li公式计算相似系数,使用NTSYS-pc2.10t数据分析软件,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源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295,说明鉴定的这些抗源遗传差异较大。113个抗源被明显地聚为7类,地理来源相同和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大多聚在一起。相似系数较小、聚在不同类群中的抗源可能携带不同的抗病基因。

关键词:大豆(G. max); 大豆花叶病毒(SMV); SSR; 遗传多样性

品种布局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模拟研究
曾士迈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094)

摘要:用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模型PANCRIN进行的模拟试验结果指出: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
能有效地延缓和减轻抗病性丧失,但其效果易受品种面积、流行速率和越夏区面积浮动的影
响。布局策略上首先要按照小麦条锈病菌越夏途径中不同成熟期的麦田进行细致的布局,也
就是布局要和“打越夏”结合,效果才更显著。其次要控制每个抗病品种的面积而增多抗病
品种的数目,在所用模型规定的条件下,每一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百分比不可超过15%,抗
病品种总数争取≥6个。此外,要尽量压缩感病品种面积,减少大区流行菌量,感病品种面
积最好不超过10%。流行系统的定量控制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因此上述初步结果只能供作
研究参考,还不能视为应用指标。合理布局的设计应以深入掌握越夏规律为基础,这需要进
一步开展有关研究。目前情况下,生产上尽量增多抗病品种数目,只要上下游品种雷同的不
多,也能多少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品种布局; 植物病害模拟

调控基因gacA在荧光假单胞菌2P24防治土传病害中的作用
闫小雪1,2,张力群1*,杨之为2,唐文华1
(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北京 100094;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P24分离自山东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土壤,该菌株能产生抗生素2,4-二乙酰基藤黄酚(2,4-diacetylphloroglucinol, 2,4-DAPG)、氢氰酸,嗜铁
素和蛋白酶,且抑菌谱广,可防治多种作物土传病害。本研究应用Tn5转座突变技术,获得1株产嗜铁素过量,同时不产生2,4-DAPG、HCN、蛋白酶、不能形成生物膜(biofilm)的突
变菌株PM3390,其表现型与调控基因gacA的突变体表型相似。通过PCR介导的文库筛选方法,从2P24基因组文库中获得2个含有gacA基因的阳性克隆,进一步亚克隆,得到只含有完整gacA开放阅读框的1.2 kb片段,互补实验表明其能恢复突变菌株的多种缺失表型。生测结果表明,gacA-突变菌株与野生型2P24相比,对不同土传病害的生防效果均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证实gacA在2P24中具有整体水平的调控功能,并在2P24防治土传病害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 双因子调控系统; gacA基因; 生物防治

丝瓜伤流液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
刘微,朱小平,高书国,周丽艳,史风玉,侯东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昌黎 066600)

摘要:采用离体、活体试验研究了丝瓜伤流液对灰葡萄孢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丝瓜伤流液能明显抑制灰葡萄孢的生长、产孢和侵染致病;加热80℃以下抑菌活性稳定,室温下保存1年以上抑菌效果仍很明显。

关键词:丝瓜伤流液; 灰葡萄孢; 抑菌活性; 稳定性


苹果黑星病菌中国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胡小平,杨家荣*,梅娜,田雪亮,杨之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摘要: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Wint.)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苹果叶汁、苹果果汁、麦芽浸渍物、PSA、PDA、V8和马铃薯麦芽糖;适合产孢的培养基有苹果叶汁、V8和PSA。菌落生长和产孢适宜的pH值为5.0~6.5,温度为15~20℃。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酵母提取物、硝酸钠和牛肉膏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硫酸铵抑制产孢,草酸铵抑制菌落的生长和产孢。20℃时,光周期为12 h,光照强度为600 lx条件下有利于病菌在PSA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其产孢量约为黑暗条件下的13倍。病菌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25℃,最适pH值为5.0~6.5。

关键词:苹果; 苹果黑星病菌; 培养基; 生物学特性


学会简介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历届植病学会理事会联系方式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版权所有 webmaster@cspp.org.cn
京ICP备05037157号
© 2002-2019 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