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会 联系方式 English  


首页 | 关于本会 | 学术园地 | 教学科研 | 科学普及 | 病害信息 | 出版刊物 | 会员专栏 | 人才信息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
70周年纪念活动在合肥召开

  7月22-25日,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主办,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70周年纪念活动在合肥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陈剑平、宋宝安、康振生,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彭友良、理事长韩成贵,副理事长周雪平(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钱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李向东(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孙文献(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朱书生(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黄丽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马忠华(浙江大学教授)、王文明(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副监事长王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彭德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控首席专家刘万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林福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德咏,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毅,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姜道宏,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操海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戚仁德,《植物病理学报》主编、范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等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副理事长孙文献主持。操海群校长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院士专家、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安徽农大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植物保护学科建设历史与特色,希望本学校植保学科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强沟通交流、主动争取支持,努力为学校争创“双一流”、加快建设农工商融合发展的特色高水平大学贡献更多力量。潘鑫副厅长向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安徽锚定农业强国强省规划目标、扛牢粮食保供责任、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的基本情况,希望与会专家把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带到江淮大地落地生根,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安徽粮”,帮助安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格局中展现更大担当、贡献更多力量。韩成贵理事长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承办单位和会务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强调,学会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涵养优良学风,不断优化创新的生态土壤,搭建好学术思想和观点碰撞的学术会议和期刊平台,促进植病学科不断创新发展,争取早日成为世界植病科学的创新高地,不断提高我国植病学科和学者在国际植病界的学术影响力。范军主编介绍了《植物病理学报》创刊70周年的发展历程,指出期刊作为展示我国植物病理学发展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为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做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希望得到广大的植病工作者的更大支持,力争把学报办成大家喜爱的必读期刊。

  本次大会以“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为主题,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200多家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的近1700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组委会编印了电子版会议论文集(收录372篇论文摘要)和详细的会议日程。大会邀请20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朱有勇院士“旱地优质稻科技创新”,陈剑平院士“小麦土传病毒病流⾏监测多元互作机制抗病育种与生态防控技术”,宋宝安院士“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绿⾊农药创新与应⽤”,彭友良教授“基于与病菌互作的机制建⽴增强⽔稻抗病性的新策略”,刘万才研究员“我国农作物病⾍害发⽣危害现状与防控成效”,黄丽丽教授“猕猴桃溃疡病菌系统传导致害的机制”,林福呈研究员“稻瘟病综合防治”,刘志勇研究员“小麦串联激酶-NLR分子伴侣抗病机制”,孙文献教授“⽔稻抗病⽣物育种的策略”,张永亮教授“植物NLR蛋⽩介导的抗病毒免疫”,万里研究员“植物细胞内免疫受体的酶学和离⼦通道活性研究”,李博教授“细菌性青枯病的侵染机制与抗性改良”,吴忠寿教授“植物免疫受体信号转导及精细调控”,叶健研究员“柑橘黄龙病抗性机制与⼈⼯智能赋能的治疗性药物研发”,刘慧泉教授“赤霉病菌基因组变异的产生机制、调控路径及演化策略”,刘⽊星教授“稻瘟病菌囊泡转运调控效应⼦分泌机制解析与应⽤”,陈晓洋教授“稻曲菌-⽔稻互作机制研究”,中国科协青托入选者沙⼲教授“磷脂介导的⽔稻抗病和⽣产协同机制探索”,葛林豪研究员“⻢铃薯Y病毒调控SUMO修饰逃逸植物RQC系统的分⼦机制”,张天烨副研究员“m6A甲基化酶通过泛素化降解病毒蛋⽩调控寄主抗性”,周雪平、李向东、张正光、钱韦、李毅、陶⼩荣、吴建国、王琦、朱书⽣、王⽂明、刘俊等专家主持了大会特邀报告。24日的分组交流设置7个分会场(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病毒学、植物病原细菌学、植物抗病性与抗病育种、植物病害防治、植物病原卵菌学、植物病原线虫学)和3个研究生专场,郑文辉、陈晓洋、王群青、侯英楠、孙丽英、程晓非、李博、彭钊、吴海燕、范海燕、陈东钦、康厚祥、钱国良、陈雨、王勇、赖道万、作为分会场召集人,会前分别精心组织安排了分组报告会议日程。会议共安排143名专家作分论坛报告、30名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展出墙报130余篇。与会专家学者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聚焦学科基础前沿与应用现状,结合各地重要农业产业需求,共同探寻促进植物病理学科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新方向、新路径。大会分享了植物病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更针对植物病原菌致病分子机制、寄主-病原分子互作机制、植物病害流行规律与防控策略等热点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为推动植物病理学创新发展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大会闭幕式由副理事长马忠华主持,首先宣布中国植病学会2025年度会士遴选名单,并向入选专家颁发会士奖牌,会议承办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潘月敏讲话,2026年学术年会承办单位为华中农业大学代表姜道宏教授讲话,欢迎专家和同学们明年相聚武汉,副理事长马忠华对年会进行小结,并宣布年会闭幕。

  年会期间,召开了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十二届理事会党委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第4次会议),就学会重要事宜进行了汇报、商议和审议。年会期间还召开了《植物病理学报》创刊70周年庆祝会暨编委会、英文《Phytopathology Research》编委会,分别就两刊办刊所取得的成绩进展、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交流与商议。


 

学会简介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历届植病学会理事会联系方式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版权所有 webmaster@cspp.org.cn
京ICP备05037157号
© 2002-2019 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