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全国植物病毒与生物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9年8月6日-7日,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和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承办的全国植物病毒与生物技术研讨会在昆明云安会都隆重召开。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我国植物病毒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作出重大创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老、中、青植物病毒学科技工作者135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代表34人,研究生代表50余人。
北京大学李毅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方荣祥院士致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张仲凯研究员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方荣祥院士、浙江大学周雪平教授、张仲凯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陈剑平研究员分别主持了植物病毒变异与进化、植物病毒致病机理、植物病毒病的防控三个专题的研讨交流。
上午会议特邀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丁飚博士作了“类病毒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开场报告,随后的报告分别为:华中农业大学王国平教授作“我国梨树病毒分子变异及物理与化学处理脱毒机理研究”、浙江理工大学陈集双教授作“植物dsRNA病毒基因组研究”、清华大学刘玉乐教授作“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 using microRNAs in Plants”、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世访研究员作“最近从我国果树及花卉上检测到的类病毒及其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韩成贵教授作“我国侵染葫芦科作物的Poleroviruses研究概述”、山东农业大学李向东教授作“芜菁花叶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遗传结构”、云南农业大学孔宝华教授作“云南potyvirus及植原体的分子变异及沉默抑制研究” 。
下午14点至18点10分为“植物病毒致病机理及植物病毒病的防控”专题报告,报告的两个单元分别由张仲凯研究员和陈剑平研究员主持,报告内容为北京大学李毅教授作“水稻矮缩病毒与传毒介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浙江大学周雪平教授作“植物的防御与双生病毒的反防御”、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益军研究员作“RSV与灰飞虱互作和水稻对条纹叶枯病抗性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惠珊研究员作“受病毒诱导的miRNA的发现和病毒沉默抑制子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山东农业大学朱常香教授作“原核表达dsRNA抗病毒研究”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陈剑平研究员作“浙江省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及防治技术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李华平教授作“抗病毒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的培育及产业化”、广西大学陈保善教授作“广西甘蔗病虫害现状和防控对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何自福研究员作“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为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云锋教授作“小麦病毒病与植原体病害研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张仲凯研究员作“植物病毒基因库的构建及其应用” 。
方荣祥院士、李毅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认为近年来我国病毒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但在重大创新和突破方面还有差距,前沿跟踪性研究较多,重复性研究较多。能否在植物病毒与植物寄主和介体昆虫互作及其共进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求各实验室及其带头人凝炼特色与优势,在优势互作、集成的基础上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中国植物病毒学家应为国内植物病毒学的发展作出具有标志性的贡献。会议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与会专家代表认为本次研讨会是几年来我国植物病毒学界的一次盛会。
本次研讨会通过精选高水平的报告,积极吸引国外同行参会,进一步提高了研讨会的质量。参会代表不仅可以及时地就有关植物病毒学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同时也增进了广大植物病毒工作者的友谊和凝聚力,对于提高我国植物病毒学界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