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会 联系方式 English  


首页 | 关于本会 | 学术园地 | 教学科研 | 科学普及 | 病害信息 | 出版刊物 | 会员专栏 | 人才信息


第一期植物病害分子流行学讲习班通知(第二轮)

(The First Symposium of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随着分子生物学在植病流行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植病流行学领域正在产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植物病害分子流行学(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Plant Diseases)。为了促进这个全新研究领域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病流行专业委员会拟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举办“第一期植物病害分子流行学讲习班”。讲习班定于2006年7月中旬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届时将邀请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科尼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讲座教授骆勇博士主讲,讲习班将系统介绍植物病害分子流行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范畴与方法,以及国外研究进展等。同时还将邀请此领域的著名专家做3个专题报告并安排相关的讨论,故诚望学员带着相关或感兴趣的问题参加,讲习班还将讨论、磋商此领域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事宜。培训对象主要针对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的教师、研究生、科研人员及推广单位的植物病理学工作者等。现将讲习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讲习班开班时间及费用
根据第一轮通知对开班时间的反馈,讲习班开班时间定于2006年7月10~14日共5天,7月10日报到,正式学员注册费每人800元,学生每人600元(凭学生证),学员食宿费用自理。讲习班将为每位学员提供电子版(CD盘)讲课资料和材料,以及这一领域的大部份重要文献。学员必备用具将另行通知。
二、住宿
学员住宿地点暂定在中国农业大学干部管理学院招待所。住宿标准有标准间和普通间,标准间160元/间·天,普通间35元/床·天。
三、乘车路线
若乘飞机到达,可直接打车到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车费约80元),或乘机场巴士到中国人民大学,换乘特6或651路公交车到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下车。
若乘火车到达,则市内乘车路线为:北京西站乘特6路公交车到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下车;北京站乘地铁到西直门站,换乘651、743、438或362路到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下车。
 
四、联系人
拟参加者请按以下联系方式在6月底以前将回执寄回或用email通知组织者,以便组织者确定开班规模和授课方式,并安排相应的接待工作。
马占鸿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宏观植物病理学研究室,邮编:100094
电话:010-62731844 (O),E-mail: mazh@cau.edu.cn
周益林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邮编:100094
电话:010-62815946 (O),E-mail: yilinzhou6@yahoo.com.cn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病流行专业委员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006年4月
 
培 训 大 纲
本次培训班共分5个单元:
第一单元:简介 (2 小时)
1、分子流行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为什么要搞分子流行学研究
3、分子流行学在医学与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动态
第二单元:应用于流行学研究的分子技术 (3-4 小时)
1、概括介绍基础分子技术及原理
2、分子标记(marker)的确认,DNA指纹与序列
3、实时PCR(real-time PCR)技术
4、分子流行学所需的技术(引物设计、选择等)
第三单元:分子流行学的研究范畴及应用实例(12-16 小时)
1、病原鉴定与病害诊断
2、初始菌源的定量分析
3、病原菌的繁殖方式
4、病原菌的进化
5、病原菌的远距离传播
6、病原群体的时空变化与分布
7、病原群体抗药性监测
8、寄主与病原的互作
第四单元:数据分析方法 (8- 10小时)
1、数据类型
2、分析原理及方法
等位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y), 基因和基因性多样性(gene or genotypic diversity), 基因分化(genetic differentiation), 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 连锁(Linkage), clonality, 重组(recombination), Hardy-Weinberg平衡(Hardy -Weinberg Equilibrium)等。
3、相关软件介绍
TFPGA, Arlequin, NTSYSpc, PopGene, GDA, GenePop, Phylip v3.6, SANP workbench等。
第五单元:专题报告和讨论(约46小时)
1、小麦条锈病菌远距离传播和本地适应性的分子证据-欧洲的经验,报告人:段霞瑜 研究员
2、Real-time PCR与植物病害流行学,  报告人:骆勇 教授
3、加州核果与坚果园病原群体抗药性的分子监测,  报告人:马忠华 教授或 骆勇 教授
 
“第一期植物病害分子流行学讲习班”回执
单位
 
地址/邮编
 
姓名
 
职务/职称
 
电话
 
Email地址
 
住宿标准及天数
 
回程日期及方式
 
 
学会简介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历届植病学会理事会联系方式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版权所有 webmaster@cspp.org.cn
京ICP备05037157号
© 2002-2019 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ath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